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人类学视域下纳西族数字研究 ——以“三”“(3)

来源:数字与缩微影像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0-2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数字“三”“七”“九”的运用,不仅在纳西族文学中有所体现,在纳西族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,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 第一,在宗教祭祀中的运

数字“三”“七”“九”的运用,不仅在纳西族文学中有所体现,在纳西族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,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,在宗教祭祀中的运用。纳西族信仰祖先崇拜,他们用栗树枝象征祖先插在祭坛上,每年农历正月祭天时,祭坛上插象征祖先父母的两棵栗树和象征祖先之舅的一棵柏树,纳西族认为以“三”的形式组成的祖先之灵,威力无穷,能够全面长久地保佑人类。“三”的运用还体现在祭坛的布置上,上方陈设神坛、下方围成鬼寨、中间是祭司活动的地方。

第二,在丧葬习俗的运用。一是老人一落气,后代要给死者放口含①,口含的米粒是根据男女的性别区别的,一般男的放九粒米,女的放七粒米。二是洗尸的时候,对洗尸用水的数量有严格要求,要按照男九女七的惯例,男性死者用九碗水,女性死者用七碗水,不能随意乱用。擦洗尸体时,死者为男性,要由九位男性亲属在场作陪,死者为女性,则要由七位女性亲属作陪。三是洗尸毕,随即为死者换上新鞋,按纳西族的习惯,在新鞋底部要钻上孔子,男性死者要钻九个孔,女性死者要钻七个孔。家人还要在灵前供黄酒、白酒各九杯,米饭或荞面九堆,油灯九盏作为祭献品,供死者享用和照明。四是土葬中进行盖土时,先由孝子用后襟兜九或七锄土,先从左边从棺头撒到棺尾,再兜九或七锄土从右边从棺头撒到棺尾,然后众人开始盖土,男性死者为九锄,女性死者为七锄。五是火化时,按男九女七,女性火化用七筒柴,赎女人魂,喊魂喊七声,而男性火化用九筒柴,招男人魂,喊魂喊九声。

第三,在服饰上的体现。纳西族最崇拜的星是北斗七星。纳西族妇女的七星羊皮披肩由七个圆盘装饰,有的则是由七个小的圆盘和两个大的圆盘装饰,共为九个圆盘。

第四,在禁忌方面的体现。纳西族有“男怕九,女怕七”的观点,在纳西族地区存在的厄年②的说法,每逢到这些岁数,当事人应到北岳庙祭祀阿普三多,祈求免灾赐福,有的还要请东巴祭司行免灾仪式,其中,这些年岁男子与九有关,女子与七有关。还有说法是,纳西族九个男子不能一起共事,七个女子不能一起共事。

第五,在建筑方面的体现。纳西族的院子一般是三坊一照壁,四合五天井,正房是三间楼房。

三、数字“三”“七””“九”的寓意探寻

民间文学的产生主要是以事实或传闻为原点逐渐丰满而形成的,作品中的各种文学寓意载体同样都有原点可寻。纳西族文学中的数字“三”“七”“九”都蕴含着特有的文学寓意,对这些寓意的原点进行探究能够使我们对这些数字的认识更深刻,对纳西族的文学也更了解。通过对数字“三”“七”“九”在纳西文学作品和纳西族现实生活中所承载的寓意进行分析,可以看出这些寓意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根源。

(一)古代哲学根源

数字“七”与“九”的性别象征多存在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些民族中,其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是彝语支的民族,由此可看出,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,它分明有一定的含义。根据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记;“冉夷者,其山有六夷、七羌、九氐。”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谓西羌祖先爱剑的曾孙;“忍生九子,为九种,午生十七子,为十七种。”[11]从上述的文献资料来看,古氐羌族群同“七”“九”两个数字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所以,在古代“九”和“七”两个数字对于氐人、羌人来说很有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、神秘的宗教性质的意义,因此才在氐人、羌人及其后裔纳西、彝和哈尼等民族中广为流传,以至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时光流逝也继续沿用[12]。

纳西族的阴阳观念虽然还不具备中原的“阴阳”这一范畴的深邃的哲学意义,但是哲学思想的萌芽应当说是产生了。在我国的古代,春秋时期的“阴阳”也是比较具体的,“阳”指的是太阳光、晴天、明亮等,“阴”指的是黑夜、阴天、黑暗等。在纳西族的阴阳观念中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二元性,有“黑”就有“白”、有“男神”就有“女神”、有“雄”就有“雌”、有“甜”就有“苦”……纳西族的阴阳观中,在事物对立出现时,就用数字“七”与“九”或者是它们的夸张变体加以区别。

(二)宗教根源

其一,纳西族祭天时,祭坛里代表神的三棵树前面有三块神石,在祭天仪式中,由东巴念“创世纪”,念诵纳西族从始祖开始的发展历史。祭祀的对象是天、地和中央神三者,经过这种仪式,再确定以天、地及中央神为中心的纳西族世界观和宇宙的秩序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字与缩微影像》 网址: http://www.szyswyx.cn/qikandaodu/2020/1020/422.html



上一篇:黄金螺旋(短篇)
下一篇:听 香

数字与缩微影像投稿 | 数字与缩微影像编辑部| 数字与缩微影像版面费 | 数字与缩微影像论文发表 | 数字与缩微影像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数字与缩微影像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